►
本文187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今年7月,杭州一位45岁的李先生突然出现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的情况。起初他以为是用眼过度,没太当回事。但短短两周后,他开始频繁头痛,甚至出现语言不清、走路不稳的现象。
家人将他紧急送医,核磁共振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胶质瘤。确诊一个月后,李先生因颅内压骤升导致脑疝形成,不幸离世。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医生感叹,如果能早点警觉、早点干预,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脑瘤,听起来像是罕见病,但其实并不罕见。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超10万人。虽然整体发病率不算高,但由于颅内空间有限,肿瘤一旦生长,很容易对大脑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最可怕的是,脑瘤早期症状往往不像“肿瘤”。
它可能是反复头痛,也可能是突然健忘,更可能是走路摔跤、一时说不清话……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的疲劳、神经衰弱,直到症状加重,才发现病变已经不可逆。
脑瘤种类很多,不同类型、部位的肿瘤表现不同。但临床上,有5类症状最值得警惕:
1.反复出现的清晨头痛
不像普通头痛,脑瘤引起的头痛多在清晨加重。这是因为夜间平躺时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或压迫血管所致。
如果你经常在早上醒来就头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一定不能忽视。
2.视力模糊、看东西重影
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会影响视觉通路。表现为视野缺损、看不清东西,甚至一只眼突然“看不到”。
有患者曾表示:“我以为是老花眼,结果是视神经胶质瘤。”
3.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
大脑额叶是管理思维、语言、性格的“中枢”。当肿瘤侵犯额叶时,患者会出现情绪反常、易怒、判断力变差,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
如果一个人突然变得不像自己,请警惕大脑出了问题。
4.肢体无力、走路不稳
脑干、小脑部位的肿瘤,会影响身体协调和平衡。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走路一歪一晃,甚至出现“拖步”现象。
这种情况尤其容易被误认为是颈椎病或中风先兆,但实际上可能是幕下肿瘤在作祟。
5.语言表达困难
如果一个人突然说话结巴、词不达意,甚至词汇混乱,可能是语言中枢受到了压迫。
这类症状常见于左侧颞叶或额叶肿瘤,早期不明显,但发展很快。
脑瘤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脑瘤风险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如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脑瘤发病率显著升高。
电离辐射暴露:长期接受头部放射治疗或频繁做CT检查者,风险略高。
病毒感染:部分研究指出某些病毒与脑淋巴瘤的发生可能有关。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化工、金属、橡胶等有毒物质的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脑瘤患者并无明确诱因,这也正是它难以预防的原因之一。
脑瘤并非“不治之症”,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目前,脑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尤其对良性肿瘤有效。
放疗与化疗:针对恶性胶质瘤等,常常联合使用。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部分脑瘤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但仍需根据病理类型判断。
权威数据显示,若能在肿瘤直径小于3cm时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窗口,预后将大打折扣。
很多人担心脑瘤难以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只要对异常症状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就能通过以下手段明确诊断:
MRI(磁共振):是目前检查脑瘤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
CT:对于急性出血、肿瘤钙化等,也有较高价值。
眼底镜检查:可观察到因颅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乳头水肿。
神经功能评估:如语言测试、肢体协调测试等,有助于判断受累脑区。
如果出现前述5类症状中的多项,医生往往首选MRI进行进一步评估。
六、写在最后:不是每个头痛都是脑瘤,但请别掉以轻心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制造恐慌。
多数头痛、视力下降、健忘等症状都可能是其他常见疾病引起,比如偏头痛、老年痴呆、颈椎病等。但正因为脑瘤早期症状常被“伪装”,我们才更需要提高警惕。
不是每个症状都严重,但每个持续异常的症状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健康这件事,最怕“我以为”。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脑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2022年.
[2]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成人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脑瘤早期识别与就诊指南. 2023年8月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脑死亡的定义与诊断标准(男子从确诊到去世仅一个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