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感受?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都会感到小腿有些酸胀和沉重,低头一看,发现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扭曲、凸起。
这很可能是静脉曲张向你发出的“信号”,全球约有10%-30%成年人都在面临着这种血管疾病。静脉曲张不仅会让双腿的“颜值打折”,还有可能会伴随疼痛、水肿等不适,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诱发溃疡、血栓等并发症。
不少人第一时间都会依赖药物来缓解,但其实科学的调整生活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一般情况下,小腿内侧会出现蜿蜒成团的蓝色或紫色血管,严重时血管会像“瘤状”凸起,皮肤还可能有色素沉着或变硬,还可能出现皮肤湿疹、脱屑的状况。
这是可以看见的静脉曲张表现,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表现,如长时间久站后感到下肢酸胀、沉重感明显,脚踝处出现水肿,有部分人还会出现皮肤瘙痒或刺痛。
如果长时间放任不管,可能会发展为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因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7种科学缓解静脉曲张的方法1.避免久站久坐
久站久坐是诱发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像教师、理发师、交警等需久站人群,以及程序员、司机等久坐人,这些职业平常都需要保持站立或者久坐的姿势。
平时久站工作的朋友可以交替换脚,促进一下小腿的血液循环;久坐的工作者可以每隔30分钟起身走动走动,或做勾脚、伸脚运动来缓解,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变。
2.穿宽松的衣物
经常穿紧身牛仔裤、束腿袜或过紧的腰带都会压迫静脉,加重血液回流障碍。平时可以选择棉质宽松的裤字,下肢可穿戴医用级弹力袜(需医生指导压力等级),通过外部压力促进血液向心脏回流。
女性平日最好少穿高跟鞋,高跟鞋会加重腿部的压力,加重静脉曲张症状。
3.控制体力活动
像在工地等施工现场的农民工经常需要搬运重物,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平时需要多注意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尽量避免搬提超过5公斤的重物,以免腹压升高阻碍下肢静脉回流。
肥胖人群则需控制体重(BMI宜保持在18.5-24),体重每增加5公斤,下肢血管压力会增加10%以上,这是因为肥胖导致腹腔压力升高,间接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4.避免高温刺激
高温会使血管壁松弛、管径扩大,加重血液淤积。有静脉曲张的朋友,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平时远离桑拿房、温泉池这些地方,冬季泡脚时间最好可以控制在10分钟内。
5.日常腿部按摩
平时闲暇时间可以多按摩一下腿部肌肉,从脚踝向大腿方向轻柔按摩,这样可以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建议可以每天做2次,单次持续15分钟左右。
6.抬高下肢缓解法
平躺时可以用枕头垫高双腿,使脚部高于心脏15-20厘米(膝盖可轻微弯曲放松),每次保持15-30分钟。建议可以在久坐后、睡前或午休时进行,利用重力促进静脉血液向心脏回流,快速缓解酸胀。
孕妇也常会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尤其适合此姿势。
7.针对性功能锻炼
简单的下蹲运动也可以加快腿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静脉曲张和腿部抽筋;平时也可以多散步,适量的步行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科学干预是关键,远离“偏方陷阱”静脉曲张目前是无法完全自愈的,不过在通过“生活管理+医学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
静脉曲张轻度患者可以以以上述7种方法为主,而中重度患者则需结合硬化剂注射、激光闭合术或微创手术来治疗。具体术式需要根据静脉造影结果选择,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射频消融术等。
不要相信“草药外敷”“放血疗法”等偏方,可能会导致感染或血管损伤。如果出现了溃疡不愈、下肢突发剧痛或皮肤变紫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正确的护理不仅能缓解静脉曲张的不适,更能阻断其向严重并发症进展的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静脉曲张要怎么医治(医生提醒静脉曲张除了吃药以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