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在中医属“喉痹”“乳蛾”范畴,急性多为“风热犯肺、热毒壅盛”所致,慢性多与“肺肾阴虚、脾胃虚弱、气滞痰凝”相关。中成药通过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滋阴润燥等作用缓解症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按“急性”“慢性”分型选用,避免盲目服用。
一、急性咽喉炎(6种常用药)
急性咽喉炎多起病急,以咽喉肿痛、发热、吞咽困难为核心表现,需以“清热利咽、解毒消肿”为主。
1. 银翘解毒片(颗粒)
适用证型:风热犯肺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痛、吞咽时加重,伴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黄。
作用逻辑: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组成,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快速清除上呼吸道风热之邪,缓解早期急性咽炎症状。
用法:片剂每次4片,每日2-3次;颗粒每次1袋,开水冲服,每日3次;3天为1疗程。
注意:风寒感冒者(怕冷明显、流清涕)禁用;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食物。
2. 板蓝根颗粒
适用证型:热毒壅盛证
典型表现:咽喉剧烈肿痛、吞咽困难,伴发热、口干、扁桃体轻度肿大,舌红苔黄。
作用逻辑:核心成分为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针对性缓解热毒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
用法:每次1-2袋(10g/袋),开水冲服,每日3-4次;5天为1疗程。
注意:脾胃虚寒者(腹泻、怕冷)慎用;不可长期服用,避免损伤脾胃。
3.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片)
适用证型:热毒壅盛、痈肿疮毒证
典型表现:咽喉肿痛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伴口臭、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
作用逻辑: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等组成,能清热解毒、抗炎消肿,对急性咽炎伴扁桃体炎效果显著。
用法: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片剂每次5-8片,每日4次;4天为1疗程。
注意:孕妇慎用;风寒感冒者禁用;服药期间多饮水。
4. 六神丸
适用证型:热毒炽盛、喉痹乳蛾证
典型表现:咽喉剧痛、扁桃体化脓,伴发热、烦躁、吞咽困难,舌红苔黄腻。
作用逻辑:由麝香、牛黄、珍珠等组成,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适用于急性咽炎重症。
用法:每次8-10粒(成人),每日3次,温水送服;3天为1疗程,不可过量服用。
注意:孕妇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儿童需减量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 复方鱼腥草片
适用证型:风热犯肺、热毒内蕴证
典型表现:咽喉胀痛、咳嗽伴黄痰,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多见于感冒继发咽炎者。
作用逻辑: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等组成,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兼顾咽喉与肺部风热症状。
用法:每次4-6片,每日3次,温水送服;5天为1疗程。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6. 利咽解毒颗粒
适用证型: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证
典型表现: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伴发热、头痛、咳嗽痰黄,舌红苔黄。
作用逻辑:由金银花、连翘、玄参等组成,能清肺利咽、解毒退热,同时缓解感冒与咽炎的叠加症状。
用法:每次1袋(20g/袋),开水冲服,每日3-4次;3天为1疗程。
注意:风寒感冒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剂型。
二、慢性咽喉炎(8种常用药)
慢性咽喉炎多病程长,以咽喉异物感、干燥、隐痛为核心表现,需以“滋阴润燥、健脾化痰、理气利咽”为主。
1. 玄麦甘桔颗粒
适用证型:肺阴亏虚、虚火上浮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燥灼痛、干咳少痰,伴声音嘶哑、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作用逻辑:由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组成,能滋阴清热、祛痰利咽,从根本改善肺阴不足引起的慢性咽炎。
用法:每次1袋(10g/袋),开水冲服,每日3次;2周为1疗程。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感冒发热者禁用。
2. 养阴清肺丸(膏)
适用证型:肺肾阴虚、燥咳少痰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痛、夜间加重,伴干咳无痰、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舌红少津。
作用逻辑:由地黄、玄参、麦冬等组成,能养阴润燥、清肺利咽,兼顾肺肾阴虚,适合慢性咽炎反复发作人群。
用法:丸剂每次1丸(9g),每日2次;膏剂每次10-20ml,每日2-3次;3周为1疗程。
注意:痰湿壅盛者(痰多黏稠、胸闷)禁用;孕妇慎用。
3. 金嗓利咽丸
适用证型: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证
典型表现:咽喉异物感明显(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胸闷、嗳气、声音沉闷,舌淡苔白腻。
作用逻辑:由茯苓、法半夏、枳实等组成,能疏肝理气、化痰利咽,改善“梅核气”型慢性咽炎。
用法:每次60-120粒(水蜜丸),每日2次,饭后服用;4周为1疗程。
注意:辛辣、油腻食物会加重痰湿,服药期间需避免。
4. 西瓜霜润喉片(喷剂)
适用证型:风热上攻、肺胃热盛证
典型表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舌生疮,伴口干舌燥,舌红苔黄。
作用逻辑:以西瓜霜为核心,配伍冰片、薄荷脑等,能清音利咽、消肿止痛,适合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或日常咽喉不适缓解。
用法:润喉片每次1片含服,每日6-8次;喷剂直接喷于咽喉部,每日3-4次。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长期含服,避免口腔黏膜刺激。
5. 清咽滴丸
适用证型:风热喉痹、咽痛咽干证
典型表现:咽喉部灼热疼痛、吞咽不适,伴轻微咳嗽、口干,舌红苔薄黄。
作用逻辑:由薄荷脑、青黛、冰片等组成,能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滴丸剂型起效快,适合咽喉突发不适时使用。
用法:每次4-6丸,含服,每日3次;5天为1疗程。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6. 百合固金口服液(丸)
适用证型:肺肾阴虚、虚火灼喉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痛、声音嘶哑,伴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作用逻辑:由百合、地黄、麦冬等组成,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针对肺肾阴虚导致的慢性咽炎伴咳嗽症状。
用法: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丸剂每次1丸,每日2次;4周为1疗程。
注意:风寒咳嗽者(痰白清稀、恶寒)禁用;感冒期间暂停服用。
7. 金嗓清音丸
适用证型:阴虚肺热、咽喉不利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燥、声音嘶哑(晨起加重),伴干咳少痰、乏力,舌红少苔,多见于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人群。
作用逻辑:由玄参、麦冬、地黄等组成,能养阴清肺、化痰利咽,兼顾滋阴与清音,保护声带功能。
用法:每次6g(水蜜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周为1疗程。
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用嗓。
8. 利咽灵片
适用证型:瘀血阻络、咽喉干痛证
典型表现:咽喉干燥刺痛、固定不移,伴声音嘶哑、病程较长,舌暗紫或有瘀点。
作用逻辑:由穿山甲、土鳖虫、僵蚕等组成,能活血通络、益阴散结、利咽止痛,适合瘀血内阻型慢性咽炎。
用法:每次3-4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3周为1疗程。
注意:孕妇禁用;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脾胃虚弱者慎用。
三、用药见效的信号,提示调理对症
1. 急性咽喉炎
服药3-5天后,若咽喉肿痛减轻、发热消退、吞咽困难缓解,说明用药对症;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扁桃体化脓、高热不退,需及时就医。
2. 慢性咽喉炎
服药2-4周后,若咽喉干燥、异物感减轻,声音嘶哑改善,干咳症状缓解,说明证型匹配;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排查咽喉部器质性病变。
四、用药不适?正确应对方法
- 轻微不适(常见反应):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蒲地蓝、板蓝根)后出现轻度腹泻,属药物清泻内热的正常反应,改为饭后服用可缓解;可配合小米粥、山药等养胃食物。
- 明显不适(需警惕):出现皮疹、瘙痒(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口服氯雷他定;服用六神丸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可能为药物过量,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出现咽喉疼痛加剧、呼吸困难,需急诊排查喉头水肿。
五、用药疗程与核心禁忌
1. 疗程建议
- 急性咽喉炎:选用银翘解毒片、蒲地蓝等,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一般不超过7天;
- 慢性咽喉炎:选用玄麦甘桔、养阴清肺等,连续服用2-3个疗程后,改为间断服用(每周服5天停2天)巩固。
2. 绝对禁忌
-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 孕妇禁用六神丸、利咽灵片;
- 风寒感冒所致咽喉不适禁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板蓝根、蒲地蓝)。
3. 慎用人群
- 脾胃虚寒者慎用所有苦寒类中成药;
- 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颗粒、膏剂;
- 儿童、老年人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
六、避免3个用药误区,安全利咽
1. “慢性咽炎用消炎药”:慢性咽炎多为虚证或痰湿、瘀血证,盲目使用蒲地蓝、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咽干症状。
2. “依赖润喉片缓解”:润喉片含冰片、薄荷脑等刺激性成分,长期含服会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味觉减退,需按需使用。
3. “只用药不护喉”: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空气污染会加重咽喉炎,用药期间需规避这些诱因,否则药效会大打折扣。
七、2个辅助措施,提升利咽效果
1. 饮食与习惯调整:多喝温开水,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食物;避免辛辣、油炸、过烫食物,戒烟戒酒;用嗓过度者可含服无刺激的蜂蜜水润喉。
2. 局部护理配合:每日用淡盐水漱口(仰头含漱30秒),清洁咽喉部细菌;慢性咽炎者可尝试“罗汉果泡水”“胖大海泡水”(每周1-2次,不可长期饮用),辅助缓解干燥。
咽喉炎治疗需“分型用药+日常护喉”结合,若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出现吞咽困难、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超过2周,需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咽喉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上头条 聊热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小儿急性喉咽炎吃什么药(治疗咽喉炎的14个中成药分证选对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