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的裂痕与微光:夫妻关系里,他的感受和支持同样重要
手术室的灯熄灭时,我攥着被单的手全是冷汗,眼泪砸在白色被单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老公站在门口,脸色比我还白,想伸手抱我,却又犹豫着收回,只低声说“医生说你需要休息”——那时候我以为,这场失去,最痛的只有我一个人。
出院后的日子,家里静得可怕。我把自己裹在被子里,不愿说话,不愿吃饭,一闭眼就想起那个还没成形的小生命。老公每天下班就往家赶,变着花样给我做补身体的汤,却很少跟我提“孩子”的事。有次我忍不住冲他发火:“你是不是一点都不难过?”他手里的汤勺“哐当”掉在地上,眼圈瞬间红了,却还是只说“我怕提起来你更伤心”。
直到那天夜里,我起床上厕所,看见书房的灯还亮着。走近了才发现,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屏幕上是他之前偷偷收藏的“婴儿房设计图”,抽屉里还放着他买的小袜子——原来他不是不难过,只是把悲伤藏在了“想照顾好我”的后面。他怕我看到他的脆弱会更崩溃,怕自己的情绪会加重我的负担,所以选择一个人扛着。
我想起表姐流产时的样子。表姐夫那时候总说“别想了,以后还会有的”,每天催着表姐喝药、吃饭,却从没问过她“心里疼不疼”。表姐后来跟我说,最让她难过的不是失去孩子,而是丈夫的“不以为然”——他以为“往前看”就是最好的安慰,却不知道她需要的是有人跟她一起面对这份痛苦,而不是让她一个人“快点好起来”。
其实流产从来不是妻子一个人的“失去”,也是丈夫的。他可能会自责“没照顾好你”,会焦虑“以后还能不能有孩子”,会害怕“你会不会一直沉浸在悲伤里”,只是大多数男人不习惯把情绪挂在脸上。就像我老公,他会默默把婴儿用品收起来,会在我哭的时候递纸巾,却从不说“我也很想他”——他的难过,藏在那些笨拙的照顾里,藏在欲言又止的眼神里。
后来我拉着他的手,跟他说“其实我知道你也很难过,我们可以一起说说他,好不好”。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沙发上,第一次聊起那个没来得及见面的孩子——他说本来想等孩子出生后,教他踢足球;我说想给孩子织一件小毛衣。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可心里的那块石头,却好像轻了很多。他抱着我,声音沙哑:“对不起,之前没敢跟你说,我怕你更伤心。”
慢慢的,我们开始一起“走出来”。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公园散步,晒晒太阳;他会跟我一起看育儿书,说“等下次有宝宝,我们就知道怎么照顾他了”;我也会主动跟他说“今天我心情好多了”——我们不再回避“失去”,而是把这份遗憾,变成了彼此更懂对方的契机。
现在我才明白,流产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从来不是“一定会变差”,也不是“只有妻子需要安慰”。关键在于,两个人能不能看见彼此的痛苦,能不能一起面对这份失去。丈夫的心理感受很重要,他的难过需要被看见;他的支持也很重要,不是“催着好起来”,而是“陪着你慢慢走出来”。
毕竟,好的夫妻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时的甜言蜜语,而是困境中的彼此支撑。就像这次流产,它让我们看到了彼此的脆弱,也让我们更懂了彼此的心意——原来最温暖的支持,不是“我帮你解决问题”,而是“我陪你一起面对,不管多久,我们都一起走”。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做有痛人流会怎么样吗,(流产对夫妻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