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2144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张今年67岁,最近总觉得头晕、没劲、记性也越来越差。家人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也没太当回事。直到有一天,他在早市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才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低血糖,而是脑供血不足。
很多人对这个词很熟,但真要问一句:“脑供血不足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多数人都说不清楚。其实,它不仅是个常见的健康问题,更可能是脑梗、脑萎缩、认知障碍的“前哨信号”。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清楚:脑供血不足到底有哪些早期表现,哪些身体信号不能忽视,平时又该怎么防?
脑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简单说,脑供血不足就是大脑没“饭吃”了。正常情况下,大脑虽然只占全身重量的2%,却消耗了25%的氧气和20%的血流量。只要血流一减,大脑就最先报警。所以,一旦大脑供血不足,症状出现得特别快,特别明显。
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颈动脉斑块堵塞了血管;
脑动脉硬化让血管不够“弹性”;
血压异常,一下太高或太低;
心律失常,影响了血液泵出;
长期吸烟、喝酒、高脂饮食、久坐少动,也会让血管越来越“脏”,越来越“窄”。
而这些变化,往往是悄无声息的。等你头晕、乏力、反应慢了,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这3个身体现象,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很多人以为,脑供血不足就是“头晕头痛”。其实,真正危险的是那些被忽视的小变化。下面这3个表现,最容易被误以为是“老了”“累了”,一定要警惕。
1. 反复头晕,尤其是起床或转头时更明显如果你在起床、起身、转头时经常感到眼前发黑、头重脚轻、站不稳,别轻视。这可能是大脑短暂缺血的表现。
特别是清晨醒来时,血压本就较低,再加上夜间久卧不动,脑供血本就不足。如果这时快速起身,血液一时跟不上,大脑就“断电”了。
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出现,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等病史,建议尽快做颈动脉超声或头颅血管检查。
2. 记忆力越来越差,反应也变慢了很多中老年人发现,自己最近开始记不住事,说话慢半拍,做事总是出错,容易以为是“正常老化”。但如果变化明显,而且持续加重,很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
大脑的“记忆中枢”——海马体,对氧气和血流最为敏感。一旦长期供血不足,它的功能就会减退,进而表现为健忘、注意力差、反应变慢等。长期如此,甚至会发展成血管性痴呆,这可不是“老年人都会有”的自然现象。
3. 睡眠质量变差,总觉得“睡不醒”不少人抱怨:“晚上明明睡了七八个小时,早上还是累”“白天脑子跟浆糊一样”。
这种“睡不醒”的状态,其实跟大脑夜间供血不足密切相关。睡眠时,血压下降,如果血管本身就狭窄或弹性差,容易造成脑部慢性缺氧、缺血。
久而久之,大脑处于一种“半开机”状态,人就会越来越疲惫,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问题。
那到底该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脑供血不足?除了症状,还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方法初步判断:
画钟实验:让老人画一个时钟,标出11点10分。如果画不出圆、数字错乱、指针混淆,说明大脑执行功能可能出了问题。
闭眼站立:闭眼双脚并拢站立,如果明显摇晃或无法维持10秒,可能是小脑供血不足。
测血压+查血脂:血压大起大落、血脂过高,都是高风险因素。
当然,以上方法只能作为提示,确诊还需正规检查,比如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预防脑供血不足,重点是这3件事说到底,脑供血不足不是一个“突然”的病,而是长期生活方式不良的结果。所以,预防才是关键。
很多人会说“多喝水”“多注意休息”,但这些建议太笼统,不够具体。下面这3件事,才是实实在在能帮到你的。
管住血压、血脂和血糖这是最基础的。三高人群的脑血管负担本就重,如果控制不好,血管“硬化”“堵塞”速度会加快。
高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高血糖:空腹血糖建议不超过6.1mmol/L。
光靠饮食调节不够的,一定要规范用药,别怕吃药,怕的是不吃药带来的后果。
坚持适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天30分钟快走、骑车、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降低血压、控制体重。
但注意,别一下子运动量太大,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建议先做运动风险评估,再循序渐进。
重视颈动脉健康,每年查一次彩超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高速公路”,一旦堵了,大脑就“断粮”了。定期做颈动脉彩超,可以早期发现斑块、狭窄、血流异常等问题。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群体,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写在最后脑供血不足不是绝症,但一定不能忽视。它就像一个信号灯,提醒我们:大脑的“营养供给”出现了问题。很多人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早期信号,才一步步走到脑梗、脑萎缩、痴呆的地步。
如果你已经有头晕、健忘、反应慢等症状,别再等着“自己好”。尽早检查、合理干预,才是对自己和家人真正的负责。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2] 《Stroke》. 美国心脏协会:脑供血不足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性研究,2022年
[3] 《中华神经科杂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供血变化的临床研究,2021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症状(脑供血不足有什么症状身体3个现象最好不要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