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的日子里,新手爸妈总盼着宝宝早点会翻身、会爬、会走。这时候,学步车成了不少家庭的“带娃神器”——把宝宝往车里一放,自己能腾出手做饭、收拾,宝宝还能“溜达”着玩。可问题也来了:“宝宝到底几个月能用学步车?用早了会不会影响发育?用的时候要注意啥?”这些纠结,几乎每个新手爸妈都经历过。
6个月就坐学步车?小心帮了倒忙!楼下王姐的孙女6个月大,她心疼女儿带娃累,直接买了学步车:“娃在车里自己玩,闺女能歇会儿。”可现实是,这娃到了1岁半走路还不稳,总踮着脚,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可能和过早坐学步车有关。
很多家长觉得,学步车能“帮”宝宝学走路,可科学研究却泼了冷水:有数据显示,常坐学步车的宝宝,学会爬和走的时间比不用的宝宝平均晚1-2个月!为啥?因为学步车让宝宝不用费劲就能“滑行”,反而减少了爬、扶站这些关键动作的练习。更要命的是,宝宝骨骼还软,过早用学步车,腿要劈开撑着,膝盖和脚踝承受压力,容易变成O型腿或X型腿;脊柱也没发育好,长期前倾还可能侧弯。
到底啥时候能用?看这3个“发育信号”!那学步车到底啥时候用才安全?答案不是“死规矩”,得看宝宝自己的发育情况。医生和育儿专家普遍建议:10个月左右,且满足这3个条件——
第一,能稳当独坐。如果宝宝坐都坐不直,脊柱还软趴趴的,坐学步车时身体前倾,脊柱压力大,容易变形。
第二,能扶着东西站。扶沙发、茶几站起来,说明腿部肌肉有力量了,能支撑身体重量,这时候用学步车,脚能平踩地面,不会踮脚或岔着腿。
第三,有“想走”的欲望。宝宝扶着站的时候,会试探着挪步,甚至松开手晃两下,这说明他对走路有兴趣,学步车能当个“小帮手”,让他更愿意练习。
就算到了能用的年龄,学步车也不是“一放了之”。这5件事不注意,再安全的车也可能出问题——
1. 时间别太长,每次不超过20分钟。宝宝在车里待久了,腿一直弯着,肌肉容易累;而且玩得太投入,可能忘了自己练习走路的“任务”,反而依赖车。
2. 环境要安全,危险地别去。厨房有热水、电器,浴室地滑,楼梯口有落差,这些地方绝对不能放学步车。学步车滑得快,宝宝又没危险意识,撞翻东西、摔下楼梯都可能。
3. 高度调对,脚能平踩。车座太高,宝宝得踮脚够地,容易养成踮脚走路的习惯;太低,脚被压着,足弓发育受影响。调完高度,让宝宝坐进去,脚能轻松平放在地上,膝盖稍微弯一点最合适。
4. 选车看“三证”,别图便宜。杂牌车轮子可能卡壳、车身不稳容易翻。买的时候认准3C认证,检查有没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轮子要灵活但不能太滑,车身要稳当,推一下不会侧翻。
5. 人别走开,眼睛不离娃。学步车再安全,也得有人盯着。宝宝可能伸手够桌上的热水杯,或者车头卡到门缝里翻倒,这时候家长在旁边,才能第一时间抱住娃。
学步车不是必选项!这些替代方法更靠谱其实,学步车不是“刚需”。宝宝学走路,最关键的是多爬、多扶站、多练习。
比如,7-8个月多让宝宝爬:爬能锻炼全身肌肉,尤其是腰腹和腿部,为走路打基础。
9-10个月多扶站:扶着沙发、小桌子站一会儿,或者拉着家长的手站,慢慢他会自己尝试迈步。
1岁左右用学步带:比学步车更灵活,家长能跟着调整方向,宝宝也能自己感受平衡。
这些方法,比学步车更“自然”,宝宝也能学得更稳当。
你家宝宝用过学步车吗?当时是几个月开始用的?用的时候遇到过哪些需要注意的小问题?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网友评论:“看完才知道学步车不能随便用!我家娃8个月的时候奶奶就买了,现在1岁走路总踮脚,原来和学步车有关。以后得听医生的,等娃自己能扶站再用,还得控制时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孩子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坐学步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