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肝炎大国,一说到“肝炎”,往往让人谈之变色、避之不及,然而你真的了解肝炎吗?
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吗?
事实上,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除了常见的肝炎病毒以外还有细菌、药物、酒精、代谢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都可以导致肝炎,因此也有很大一部分“肝炎”是不传染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形形色色的肝炎都是怎么回事吧。
这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肝炎了,特别是“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造成的肝炎。2019 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估计,目前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 7000万例,这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 万~3000 万例,其余感染者可能由于各种免疫因素尽管携带乙肝病毒,却没有出现肝炎的症状。
在病毒性肝炎的大家族中,除了“能征善战”的乙型肝炎病毒外,其实还有甲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主要经胃肠道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大多呈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传播,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丁型肝炎病毒是个特别“怂”的小弟,只会跟着“乙型”这个二哥走,只有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或者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人们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一般来说,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
酒精性肝炎,顾名思义多发生于慢性嗜酒者,往往发病前有短期内持续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炎可无症状但通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肝肿大,肝酶学升高,25%肝损伤严重,病人可有发热、厌食、黄疸、白细胞升高,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所以做医生的总是劝人:远离酒精,保肝保平安。
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
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
引起药物性肝炎常见的药物:中草药、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类、阿司匹林、消灭痛、保泰松、布洛芬、辛可芬、利福平、异烟肼、呋喃妥因、冬眠灵、甲基多巴等,以及一些抗肿瘤药、免疫制剂和铅、锑、铋、铊等重金属,共有11类1000多种。
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简单地说,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认识自身肝脏的细胞,把自身的肝脏当成外来物去攻击或残害,导致肝脏发生炎症病变。
这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肝炎,在中青年女性的慢性肝炎中占有相当比例。约70%呈缓慢发病,30%可急性发病。常见表现为嗜睡、乏力、黄疸、肝脏肿大、体重下降、闭经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和其他肝炎一样逐渐进展为肝硬化。比较特别的是,由于这是免疫细胞和人体组织自相残杀,其他器官也会受到株连,出现关节炎、结肠炎、肾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等肝外表现,有助于诊断。
所以,同是“肝炎”,除了病毒性肝炎容易通过一些特定途径传播以外,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肝炎”都是不会传染的。
指导专家:廖献花,现为中山一院东院消化内科副主任,2000年就读中山大学北校区中山医学院七年制,2005年就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硕士,2007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东院消化内科工作至今。擅长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的诊治。擅长胃镜、肠镜操作及内镜下息肉电切术等的治疗。
通讯员:何旭鹏,郑亦楠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黄疸性肝炎传染吗(谈肝炎色变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