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一直较高,每年新发肝癌的病例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数的一半以上。国内统计2015年肝癌的发病人数已超过46万人,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死亡人数则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如下图)。对于肝癌患者而言,手术彻底移除或破坏肿瘤(包括肝部分切除、肝移植、部分小肝癌可选择消融)无疑是根治的机会,但很多肝癌患者在手术后仍然面临着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那么我么到底该怎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2015年肝癌发病情况
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伴随着手术技术提高,肝癌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获得明显提高,但90年代后的20年时间,尽管诊断、治疗、手术技术等均有进一步的改善,但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明显进步了,原因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太少了;可喜的是,从第一个有效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出现以后的10年时间,不断涌现出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方法,又再次将肝癌的总体疗效,特别是晚期肝癌的疗效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
肝癌治疗历程从局部治疗向综合治疗发展
HCC术后如何防止复发和转移策略之一
——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要想显著提高肝癌的总体疗效,早期发现至关重要,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没有或不典型,如果因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后才来就诊,肝癌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势必影响肝癌的治疗效果,因此一直以来都强调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肝癌筛查。
如果不做早期筛查,临床诊断的肝癌大多数为中晚期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者、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长期嗜酒、严重脂肪肝、长期接触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以及肝癌家族史者。
检查的项目应包括:肿瘤标记物(AFP、CA19-9、CEA)、腹部B超、肝功能、病毒学指标(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如果可疑肝脏占位,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MRI检查,必要时可以选择组织穿刺活检。
HCC术后如何防止复发和转移策略之二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根本保证
越早发现的肝癌,手术治疗效果就越好,而规范化治疗在提高肝癌整体疗效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规范的治疗,不彻底的治疗,都会影响到肝癌的治疗效果。分期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指针对不同肝癌患者采取最佳治疗手段,这样才能争取愈或尽量多的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命。在这一方面,国家已经有了明确《诊疗规范》可以用来参考指导临床。
2019版诊疗指南在路上
我国肝癌具有自己的特点,临床分期和诊疗指南不能照搬国外的标准,那么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肝癌最新临床分期和诊疗流程图(如下图)。
2017版中国肝癌分期
按照这个中国肝癌分期,对于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是手术切除的首选适应证,尽管有以往研究显示对于直径≤3cm肝癌,切除和射频消融疗效无差异,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外科切除的远期疗效还是要优于消融治疗;在部分IIb期和IIIa期肝癌病人中,手术切除有可能获得比其他治疗方式更好的效果,但需更为谨慎的术前评估;对于多发性肝癌,相关研究显示,在满足手术安全性的条件下,肿瘤数目≤3枚的多发性肝癌病人可能从手术获益;若肿瘤数目>3枚,即使已手术切除,在多数情况下其疗效也并不优于TACE等非手术治疗,这个时候就要慎重选择手术了。
HCC术后如何防止复发和转移策略之三
——术后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
肝癌手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而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肝内,其次为肺、骨、腹腔淋巴结、静脉癌栓、脑等,其中肝脏内的复发和血管侵犯最常见,手术后的半年-1年属于复发的最危险阶段,因此强调要定期规范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很多人都忽视这个问题,再次强调:在手术后一定要主动进行定期复查和后续辅助治疗,复发后的肿瘤治疗原则和初次诊断肝癌的治疗原则基本相近。
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很重要
肝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第1-2年,应每间隔1-2个月复查1次,检查项目包括肿瘤标记物(AFP、CA19-9、CEA)、腹部B超、肝功能等,如有病毒感染也应检查病毒感染状态;每半年做增强CT或MRI检查;手术后第3年后,每间隔2-3个月复查1次,检查项目同前;还需警惕肿瘤发生肝外转移的可能,应半年做1次胸片检查,如果怀疑有骨转移时应作同位素骨扫描。
HCC术后如何防止复发和转移策略之四
——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提高临床获益
肝癌患者要想获得长期生存,绝对不是只靠手术或只靠药物,而是多种治疗手段的合理联合使用,全身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提高肝癌疗效
介入治疗是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肝脏微小转移病灶,并通过栓塞来切断肿瘤的血供,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将化疗药物进行肝脏局部灌注,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并减少药物副作用,推荐将其用在肝癌手术后的预防。
介入治疗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重要手段
消融可用于复发性肝癌的再次根治性治疗手段,也是创伤较小的局部治疗方法之一。
消融治疗可以局部精准定位
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术后的抗病毒治疗必不可少,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表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仅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与术后复发亦存在相关性。积极抗病毒治疗在延缓肝纤维化发展、保护肝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应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目的是将HBV的复制抑制至最低水平,对于肿瘤的复发也有很大意义,同时避免由于乙肝病毒活化影响肝脏功能,影响后续治疗的进行。
抗病毒治疗在肝炎病毒治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靶向药物治疗HCC应运而生,目前针对肝癌的靶点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拮抗药、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PI3K/Akt/mTOR信号通路、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抑制剂、TGFβ受体抑制剂等。目前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多种治疗模式综合使用的临床试验,已经在肝癌治疗领域广泛开展,很多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
结语:肝癌的预防其实更为重要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而对于肝癌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就是预防各种肝癌易感因素:
1、控制病毒感染和进展:我国已经把乙肝疫苗列为儿童计划免疫内容,预防乙肝,在某种程度上说也预防了肝癌发生;对于已感染乙肝病毒且处于慢性肝炎者,采用恰当的抗病毒治疗,也可减少肝癌的发生;
2、限制酒精:尤其奉劝慢性乙肝患者,不能继续饮酒了,肝炎病毒和酒精损害的双管齐下,肝脏早晚就要彻底罢工了;
3、改善生活习惯:不吃霉变食物、积极治疗脂肪肝、规律健康饮食、适当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彻底远离肿瘤的侵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