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769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女士最近遇到一件怪事:明明醒了,眼睛能睁开,耳边还有声音,但整个身体却像被“锁住”一样,怎么也动不了,说不出话,甚至感觉胸口发紧、呼吸困难。
她吓坏了,以为是“鬼压床”。但医生告诉她:这不是闹鬼,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睡眠瘫痪。
所谓“鬼压床”,在医学上叫做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是指人在入睡或醒来时,意识已经清醒,但身体暂时无法动弹的状态。
它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期(REM期),也就是做梦最频繁、肌肉最松弛的时候。
正常情况下,REM期肌肉会被“关闭”,防止人在梦中乱动伤到自己。而睡眠瘫痪则是大脑提前醒了,但身体还没“上线”,就出现了“人醒了身体没醒”的奇特感觉。
你以为只有你遇到过?其实不是。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约有7%~10%的中国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睡眠瘫痪,其中20~40岁人群更为常见。
而在压力大、睡眠紊乱、昼夜颠倒的人群中,发生频率明显更高。
很多人以为是“缺钙”“中邪”,但实际上,睡眠瘫痪跟这些因素关系更大:
1. 作息紊乱
经常熬夜、倒班、昼夜颠倒,会打乱生物钟,让REM期和清醒期“错位重叠”。
2. 精神压力大
焦虑、抑郁、长期精神紧张会干扰深度睡眠,增加REM期异常概率。
3. 睡眠障碍
像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都可能伴随睡眠瘫痪。
4. 睡姿问题
研究发现,仰卧时更容易发生睡眠瘫痪,可能与气道压迫或肌肉更放松有关。
5. 使用致梦药物或饮酒
有些抗抑郁药、镇静剂或酒精会干扰REM期的正常节律,诱发异常觉醒。
很多人在体验睡眠瘫痪时,不仅身体不能动,还会感到胸闷、无法呼吸,甚至看到“黑影压身”“耳边低语”,仿佛真的遇上了神秘力量。
这其实是大脑皮层觉醒后,感知与现实脱节所产生的“梦境残影”,医学上称为“入睡期幻觉”或“觉醒期幻觉”。
· 胸闷感 → 来自肋间肌活动受限;
· 呼吸困难 → 实为深呼吸能力下降;
· 听觉、视觉幻象 → REM期梦境碎片“误入现实”。
它不是灵异事件,而是大脑与身体“未同步”导致的错觉。
五、睡眠瘫痪对身体有害吗?医生这么说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次,睡眠瘫痪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也不会引发脑出血、呼吸衰竭等。
但如果频繁发生(每周多次)、持续时间长(超过1分钟)、伴随其他睡眠障碍(如白天极度嗜睡、梦游),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你正经历睡眠瘫痪,别慌,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你“唤醒自己”:
1. 集中注意力在一个部位,比如手指或舌头
大肌肉动不了,小肌肉可能还能控制,动一下舌头、眼睛或尝试咳嗽,有助于打破瘫痪状态。
2. 调整呼吸节奏,避免惊恐加剧
虽然感觉“喘不过气”,其实你始终在呼吸,放慢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紧张加剧幻觉。
3. 告诉自己:这只是大脑“卡壳”了
心理暗示很关键。不断对自己说:“我没有生病,这只是短暂现象。”这样能减少恐惧,缩短持续时间。
1. 保持规律作息,别熬夜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起床,避免频繁昼夜颠倒或“报复性熬夜”。
2. 睡前放松,避免过度用脑
睡前别看刺激性影视,别刷太久手机,可以听点轻音乐、泡脚、做深呼吸,缓解焦虑。
3. 避免仰卧入睡,多采用侧卧位
研究发现,侧卧比仰卧更不容易发生睡眠瘫痪。如果你总是仰睡后压床,不妨换个姿势。
小结:“鬼压床”不是迷信,也不是怪病,它是睡眠系统短暂“卡顿”的正常生理现象。
它可怕的不是本身,而是我们对它一无所知的恐惧。了解它、接受它、调节它,就能打破“梦魇”。
如果你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妨从调整作息和情绪开始,身体比你想象的更聪明,也更愿意配合你恢复健康。
参考资料:
[1] 《中国睡眠健康白皮书(2024)》. 中国睡眠研究会[2] 《睡眠瘫痪的临床分析与管理》.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第56卷[3]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居民睡眠健康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202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睡梦中脑袋清醒身子不能动,俗称梦魇(睡觉时突然动不了但意识清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