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本该是抢同学辣条、偷偷打游戏的年纪,阿波普卡那个小男孩却把枪口对准了同龄人。10月2号下午,他从妈妈车里摸出一把没上锁的手枪,两声枪响,两个13岁孩子倒在血泊。
现在他背着二级谋杀未遂的案号,妈妈也可能因为“没把枪藏好”吃轻罪罚单。
问题来了:枪到底怎么成了孩子的玩具?
去年7月,沃卢西亚县也出过一模一样的事。
俩12岁男孩拎着上膛的枪在街头晃,路人听见枪响报警,警察赶到时他们还一脸懵。
时间往前推,佛州青少年涉枪案年年涨,数字像温度计一样往上飙,可大人们还在互相甩锅。
先说家长。
阿波普卡那位妈妈把枪扔在副驾驶抽屉,连钥匙都懒得拔。
她说“怕家里进贼”,结果贼没等来,儿子先成了持枪歹徒。
佛州法律其实要求枪主必须用锁盒或扳机锁,但很多人嫌麻烦,觉得“我家孩子乖”。
乖?11岁男孩开枪前一秒还在刷短视频学动作片。
学校也脱不了干系。
老师天天讲数学题,没人教“看到枪该怎么办”。
有学生把枪照片发到群里,校方的处理是“口头警告”。
警告能挡住子弹吗?
孩子们把真枪当游戏皮肤,因为没人告诉他们扣扳机和点屏幕完全是两回事。
社会监管更像纸糊的。
佛州枪店比便利店还多,买把枪比买啤酒简单。
青少年刷着社媒看网红秀枪,评论区一水“好酷”。
酷?
子弹飞出去可没有撤回键。
最惨的是那俩被击中的13岁孩子。
一个肺部穿孔,一个腿里留着弹片,下半辈子都要带着金属探测器出门。
而开枪的男孩,现在每天隔着铁窗问律师“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家?
那把没上锁的枪已经把家炸成了废墟。
枪不会自己长腿,孩子也不会天生变坏。
当家长把枪当摆设,学校把安全当口号,社会把血腥当流量,11岁男孩扣动扳机只是时间问题。
别让下一次枪响,再成为我们手机里的热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12岁和女同学不小心做了不知道会怎么样(13 岁少年性侵 78 岁老妇老人哭到崩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