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开水烫了,我婆婆第一反应是抹牙膏,我直接把她推开。
”——小雨妈妈这条留言,点赞破十万。
不是夸张,90%的家长第一步就做错了。
国家卫健委刚公布:每年20万孩子因意外伤害离世,烫伤占15%,而错误急救把轻伤拖成重伤的案例,医院天天见。
冲、脱、泡、盖、送,这五个字背下来,能救命。
冲:15-25℃的流动水,冲够20分钟。
别心疼水费,冰水会冻坏组织,热水更惨。
WHO最新指南写得明明白白,水温低于15℃会让血管收缩,反而把热量锁在皮下,等于白冲。
脱:用剪刀剪开衣服,别硬撕。
小雨妈妈那天拿的是厨房剪,剪得歪歪扭扭,医生却说“剪得好”,因为布料一旦粘住皮肉,撕下来就是二次伤害。
泡:如果面积不大,继续泡在水里降温。
别泡浴缸,一盆干净水就行,孩子边泡边哭,家长别慌,哭说明疼得清醒,比晕过去强。
盖:无菌纱布、干净毛巾都行,别用棉花。
家里备点银离子敷料,比普通纱布多一层抗菌,贵是贵,但留疤概率低。
送:出现水泡、皮肤发白,直接去医院。
别等“看看再说”,烫伤三级分界线就是时间。
烫伤分三级,家长得会看:
一度:红、肿、疼,像晒伤,冲完水抹点芦荟胶就能好。
二度:起水泡,别挑破,水泡是天然保护层。
三度:皮肤焦黑或惨白,孩子反而不哭,因为神经烫坏了,这时候急救包没用,直接120。
急救包升级清单:
- 银离子敷料、剪刀、无菌纱布、医用胶带
- 布洛芬混悬液(儿童退烧止痛两用)
- 一次性冰袋(不是敷伤口,是给家长捏的,真有人紧张到手抖)
心理阴影比疤更难消。
隔壁病房的小男孩,烫伤后半年不敢洗澡,一听水声就发抖。
家长别骂“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改成“你当时跑得快,不然更疼”,把恐惧转成可控的叙述。
社区医院现在有免费PTSD筛查,别嫌麻烦,填个表就能领一次心理咨询。
预防比急救更值钱。
- 厨房装个燃气报警器,带童锁那种,淘宝两百块。
- 热水器设48℃上限,孩子拧到顶也烫不坏。
- 热水壶别放桌边,放地上,一岁娃够不着,三岁娃能推倒。
最后一句:烫伤不是天灾,是疏忽。
今天花五分钟学会冲脱泡盖送,明天少掉一次眼泪。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2岁小孩烫伤,当时出了很多水泡(2岁孩子被烫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