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59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夏天最惹人爱的,不外乎一口冰镇奶茶、几支雪糕和一杯加冰的柠檬水。但在许多女生心里,也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我是不是吃多了冷饮,宫寒了?”
小红今年26岁,最近几个月总觉得小腹隐隐作痛、月经总是推迟,甚至有时还会痛得打滚。她怀疑是自己贪凉的“恶果”,赶紧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看完报告,语气很严肃地说:“你确实有盆腔炎和月经失调的情况,跟你长期大量吃冷饮脱不了干系。”
到底冷饮会不会导致所谓的“宫寒”?哪些人真的要少吃?我们请来了妇科医生来详细说清楚。
一、冷饮到底会不会“寒了子宫”?“宫寒”这个词,在现代医学中其实并不是一个标准术语。但从中医角度讲,宫寒指的是子宫缺乏阳气、血液循环不畅,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
而从西医角度来看,虽然没有“宫寒”这个说法,但长期摄入大量冷饮,确实可能影响女性盆腔血流,引发生殖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经期、产后、或有妇科基础病的女性,过量吃冷饮确实会加重症状。
而医生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女性因为经期大量喝冷饮,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最终出现剧烈痛经,甚至诱发盆腔炎、附件炎等问题。
二、医生提醒:这3类女性真的要少吃冷饮1. 经期女性
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处于轻度炎症状态,抵抗力较弱。此时大量摄入冷饮,会使盆腔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加重疼痛,甚至引发经血瘀积,形成更严重的痛经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很多女孩说,“我没感觉啊,照样吃冰!”但问题可能是累积出现的。一旦体质变差,症状就会爆发。
2. 备孕女性
准备怀孕的女性,更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冷饮。研究发现,低温刺激会影响子宫内膜的血流与厚度,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此外,反复寒冷刺激还可能影响排卵功能,让排卵周期紊乱,降低受孕几率。对于本身就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黄体功能不足的女性来说,冷饮甚至可能成为“隐形杀手”。
3. 有妇科炎症的人群
如患有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等慢性妇科疾病的人,子宫和附件本身就已经存在炎症,组织敏感性增强。
这类人群再吃过多冷饮,会使局部血管收缩,导致炎症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出现下腹坠胀、白带异常、腰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冷饮不是不能吃,但要讲“时机与量”医生并没有说“冷饮绝对不能吃”,关键是要掌握好时机和限量原则。
经期、产后、手术后:这三个时间段,建议完全避免冷饮,此时身体处于恢复期,寒凉食物会干扰子宫自我修复。
一次别吃太多:正常人群可以适量吃冷饮,但一次不宜超过200ml,吃完后也要注意腹部保暖。
搭配温热食物:吃冰淇淋后喝点温开水,或吃点姜汤,有助于抵消寒凉刺激。
国家卫健委《女性健康素养》指南中也明确提出,摄入寒凉食物要因人而异,尤其是女性特殊时期要特别谨慎。
四、调理“宫寒”,靠少吃冰还不够如果你已经出现了痛经、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宫寒”表现,除了减少冷饮摄入,还需要系统生活调理。
注意保暖:特别是腰腹部,避免穿露脐装、坐冷地。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代谢,提高体温调节能力。
饮食调养:可适量吃些温补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
就医治疗:持续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低下等疾病。
结语不是所有女生吃冷饮都会“宫寒”,但确实有一部分人,身体更敏感、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注意。医生的建议不是要你“夏天别吃冰”,而是告诉你:身体比一时的爽快更重要。特别是对经期、备孕和有妇科基础病的女性来说,学会“适度克制”,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女性健康素养核心知识》.2022年版[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月经异常诊治指南(2021)》[3]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讲座.《女性健康与生活习惯》.2023年发布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月经少吃什么调理(吃太多冷饮会宫寒妇科医生忠告这3类女性真的要少吃冰)》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