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有些新兵晚上都喜欢把衣服全脱了,睡觉时只裹着被子。这件事总让人有种奇怪的感觉:难道这样就舒服了吗?不少退伍的人说,那叫习惯,不是图什么新鲜。其实不管你理解不理解,这背后和年代、习惯、节俭关系挺大的。
谁还记得计划经济时买布用票?当兵的能拿到一条“65式军裤”,已经觉得不错了。大裤衩系带,不是松紧的,半夜紧急集合,裤子绳子打疙瘩,没法一下子就穿好,不赶巧就出糗了。这种情况下,穿不穿裤衩睡觉,大家似乎都觉得无所谓,反正半天都没人讨论。
有人问:“是不是只有北方的新兵这样?”听老兵讲,还有江西兵也这么干。其实习惯都差不太多。很多农村孩子在家睡炕,晚上就全脱了——不是为了省事,是些年养成的老毛病。谁家没有这些习惯?婆婆妈妈又不会天天管你。
这些新兵到了部队,特别是老连队,班长一般也不会揪着这点不放——顶多是副班长心里念叨,偶尔唠叨。副班长会拉着人开个小会,劝劝大家晚上穿起来,要是急集合能省麻烦。只是说归说,真到了灯熄了,大多数人还不是脱得差不多。
“要是都裸着睡,难道不会脏?被子不会难洗?”有副班长就这样提醒。被子洗起来麻烦,弄脏了没人愿意收拾。几次劝说,有的人还是不改。一次临时检查,一个新兵还在被窝里睡得美,副班长忍不住拍拍屁股,大家笑成一片。从那之后,这孩子才开始穿裤衩睡觉。
其实,那时的生活节奏和现在大不一样。新兵总被老兵拿过去的事开玩笑,说什么“以前都穷疯了,只会省布”。有些人甚至拿男兵的事胡扯到女兵身上,不过老兵都不搭理,知道根本没这些故事。更多人是在一起想当年,各自回忆自己在炕上、在军营里怎么睡觉、洗衣服,“将自己的经历聊得头头是道”,不觉得难堪。
一问老兵:“部队那么多规矩,领导为什么不管管?”其实谁管这点小事。连队干部一般不硬性干涉,觉得没必要,只安排副班长偶尔提醒。打紧急集合时候,能少添乱就好。每个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明白,就是大家都习惯了。
以前大家穷,衣服也不多,洗一洗干不掉就没得穿,所以穿得少点算省事。有新兵晚上全脱了,明儿醒来再慢慢找自己的裤衩,有人干脆直接把裤衩放枕头边。偶尔遇到急事,裤衩找不到还急哭。紧张的时候谁管什么规矩,能舒服一点就知足了。实际上,裸睡不是谁规定的,也没人觉得不对,就是年代带来的习惯。
“以前不管怎么睡,生活也没那么容易。”计划经济下节省一切,能多留一条布就是赚了,人也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这种习惯根深蒂固到部队里,连自家带来的被单都舍不得用新的,只怕老了将来还得自己缝补。
有些人觉得奇怪:都说部队规矩多,怎么这些事情没人抓?其实约束只是表面的。副班长偶尔唠叨,大家听了也最多敷衍一下,等检查过去又回老样子。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处理办法。
不是有人故意捣乱,也不是谁想要出风头,就是那时候的习惯不太一样。现在回头看,都觉得那种勤俭过日子的劲头没处找了。穿不穿、脱不脱,都是自己慢慢接受的事。
新兵一起住,没人管谁裸不裸,只要不影响别人。老兵看着,觉得那是过去的事,值得拿出来聊。“还记得那会儿集合急,有人没穿裤衩,结果笑死人!”这些段子成了聚会时的常客,小兵们听着只觉得有趣。
那时候军营生活,没什么神秘。“谁还不曾因为裤衩丢了急得团团转?”部队里这些家常事,说出来没谁觉得丢人。现在大家再说起,也就当打趣,不把它当个事。没人追究是谁先脱衣服睡觉,也没人非要照搬谁的做法。
就像节俭是那时候下意识的事,为了省穿,省洗,为了快点集合。新兵来了,慢慢明白了这些道理,最后谁都注意点,晚上穿好自己的裤衩,免得以后麻烦。部队生活本来就这样,大家就那样自然地调整着习惯,没有什么强求。
衣服穿脱只是生活一角,部队里这些年什么样的事都见过。今天看那些事,只觉得都是过去的生活,有些好笑,有些怀念,没什么必须说的道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和男朋友一起睡觉,他把我衣服脱了(45年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