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蛋白正常人是多少?(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查它有啥用)

24小时尿蛋白正常人是多少?(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查它有啥用)

褚茉 2025-10-10 国际要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核心指标之一,相比单次尿常规的尿蛋白‘+’号,它能更精准反映全天蛋白漏出情况,是判断肾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大家好,我是肾病科孙明霞医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工作30多年,这些年一直专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类肾病,就是希望帮大家把复杂的检查和治疗说得明明白白,少走弯路。

临床上常遇到患者问:“我尿常规里尿蛋白 1+,为啥还要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也有人觉得 “查一次尿就够了,留 24 小时尿太麻烦”。其实这想法真的错了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可不是 “多余检查”,它能帮我们看清肾脏的真实情况,很多时候尿常规的 “+” 号只是 “冰山一角”。今天就苦口婆心地跟大家说透:到底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查它有啥用,还有怎么留取才准确,千万别因为嫌麻烦就省了这项检查,耽误了病情!

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查它有啥用?

一、先搞懂: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简单说,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就是 “收集全天 24 小时的尿液,测一测这 24 小时里一共漏了多少蛋白质”,正常参考值是<0.15g/24h(也就是 150mg/24h)。

为啥要 “留 24 小时”?因为单次尿常规的尿蛋白 “+” 号,只能说明 “留尿那一刻有蛋白漏出”,可能受喝水多少、运动、感冒等影响 —— 比如你早上没喝水,尿液浓缩,尿蛋白可能显示 2+;喝了很多水后再查,可能就变成 1+,没法准确判断真实的蛋白漏出量。而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把全天的蛋白漏出量 “算总账”,不受临时因素干扰,结果更准。

打个比方:尿常规的尿蛋白 “+” 号像 “看一眼水龙头有没有漏水”,可能刚好赶上水流小就以为没事;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则是 “接 24 小时的水称重”,就算偶尔漏得少,全天总量也能反映水龙头到底漏没漏、漏得多不多。对肾病患者来说,这个 “总量” 才是判断病情的关键。

二、再讲透: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到底有 3 个大用处1. 帮你判断:肾病严不严重,是不是 “真需要治”

很多人尿常规查出尿蛋白 “+” 就慌了,但其实不是所有尿蛋白都要立刻用药 —— 比如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可能只是 “生理性蛋白尿”(比如运动后、发烧时出现),或者轻度的肾脏损伤,这时候通过调整饮食、休息,配合中医 “健脾益肾” 的调理(比如用黄芪、山药煮水喝),可能不用特殊用药就能稳住;但如果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0.5g,尤其是>1g,就说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比较明显,可能是肾病综合征、IgA 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必须及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然蛋白漏得越多,肾功能恶化越快。

我在临床中常遇到患者,尿常规尿蛋白 2+,但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只有 0.2g,这种情况就不用急着用强效药,先调整生活方式再复查;但也有患者尿常规只显示 1+,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却有 1.8g,这种 “隐性” 的蛋白漏出,要是没查 24 小时定量,很容易误以为病情不重,耽误了治疗。

2. 帮医生判断:治疗有没有效果,要不要调方案

不管是用西药(比如 ACEI/ARB 类药控蛋白),还是中医(比如我常用的 “益肾固涩” 中药,像芡实、金樱子,或者之前研究过的中药浸浴辅助调理),判断疗效的关键都要看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没有下降。

比如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5.2g,用药 1 个月后降到 2.1g,说明治疗有效,能继续当前方案;要是降到 4.8g,几乎没变化,就说明方案要调整 —— 可能是西药加量,也可能是中药辨证改方(比如之前是 “湿热瘀阻”,现在变成 “脾肾气虚”,药方就要从清热利湿改成健脾益肾)。要是只看尿常规的 “+” 号,从 3 + 降到 2+,可能觉得 “有效果”,但看 24 小时定量才发现只从 5.2g 降到 4.8g,其实效果并不好,这时候不调方案,等于白治。

3. 帮你预警:肾功能会不会恶化,要不要防尿毒症

对肾病患者来说,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还是 “肾功能的预警信号”—— 长期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1g,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 3 倍以上;要是>3.5g(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不及时控制,5-10 年就可能进展到慢性肾衰竭。

中医也认为 “久漏必虚”,长期蛋白漏出会耗伤脾肾之气,脾肾亏虚又会加重蛋白漏出,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临床中,会根据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多少调整中医方案:比如定量<1g,用温和的 “健脾益肾” 中药(如党参、白术、山茱萸);定量>2g,会加用 “固涩蛋白” 的成分(如芡实、金樱子),再配合西药控蛋白,就是为了尽早把蛋白漏出量降下来,延缓肾功能恶化,避免走到尿毒症那一步。

三、最后提醒:留取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3 个细节别做错

很多人留取方法错了,结果不准,白忙活一场。这里教大家正确的留取方法,记住 3 个关键点:

留取时间要准:从第一天早上 7 点 “排空膀胱” 开始(这次尿倒掉不算),之后所有尿液都收集到医院给的专用容器里,直到第二天早上 7 点,不管有没有尿意,都要再排一次尿放进容器 —— 这样才是完整的 24 小时。别漏尿、别混进杂质:留尿期间要是忘了收集一次,或者把大便、经血混进尿里,就得重新留,不然结果不准。要是需要出差、出门,尽量选在家休息的时候留,避免漏尿。及时送检、别加错防腐剂:留完后要尽快送到医院检验科,天热的时候别放太久,以免尿液变质;如果医院给了防腐剂,要按医生说的剂量加,别加多也别加少。

我见过有人留尿时,第二天早上 7 点忘了最后一次排尿,结果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比实际值低,误以为病情好转;也有人没加防腐剂,夏天放了半天就变质,只能重新留。这些细节虽然麻烦,但只有做好了,结果才准,医生才能帮你判断对病情。

最后再叮嘱几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虽然 “留取麻烦”,但对肾病患者来说,它比尿常规更重要、更准确。别因为嫌麻烦就不查,也别只看尿常规的 “+” 号判断病情。咱们看病不容易,别让一次不准确的检查、一个小小的疏忽,耽误了治疗的好时机,好好重视每一次检查,才能把肾病稳稳控制住!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24小时尿蛋白正常人是多少?(什么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查它有啥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