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外的柜台上,蛋白粉罐子一排排地摆着,广告词写得比鸡汤还热血:“增肌必备”“提速塑形”“一天一勺,强壮加倍”。不少人看着朋友圈里的健身照、运动视频,也跟风下了单,仿佛只要喝上蛋白粉,肌肉就会自动生长。
但真相是,蛋白粉不是谁都需要喝的营养品。喝得对,确实能补充营养、提升蛋白质摄入;喝得盲目,可能白白浪费钱,甚至增加肾脏负担。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摄入过量并不会变成“额外加分项”,它不会自动转化成肌肉,也不会帮你更快变强壮。
蛋白粉到底要不要喝?不是看你“想不想”,而是看你“需不需要”。真正适合补充蛋白粉的人群,其实并不多。很多人只是饮食不规律、运动不科学,根本用不上额外补剂。
蛋白质确实重要,但大多数人靠吃饭就能吃够
蛋白质在人体中扮演着“建筑工”的角色,参与肌肉、器官、免疫细胞、激素等多种组织与系统的构建和修复。但对普通成年人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量是有推荐标准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般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约1.2克蛋白质。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大约在72克左右就够了。
这72克蛋白质,不需要靠蛋白粉撑起来。一杯牛奶约含8克蛋白质,一个鸡蛋含6克,100克瘦牛肉含20克左右。一日三餐只要搭配合理,基本上已经足够满足日常需求。
许多普通人并不知道自己吃的食物蛋白质含量有多少,误以为“只吃白米饭没什么营养”,就想靠蛋白粉“补回来”。但问题并不在于吃得少,而在于吃得不对。只要三餐有奶、有蛋、有肉、有豆,蛋白质的基础需求根本不缺。
真正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人,并不是看“有没有去健身”,而是看身体有没有额外需求、饮食是否摄入不足。
运动量很大的人群,蛋白质需求确实会增加
日常走走路、做做家务,这种程度的活动,不需要额外补蛋白质。但对于经常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人群,比如力量训练、耐力运动、竞技体育选手,他们的蛋白质需求确实会比普通人高。
《中国运动营养指南(2021)》中提到,运动人群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4至2.0克。强度越高、训练频率越高,所需蛋白质也越多。
举个例子,一个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力量训练的70公斤男性,日蛋白质需求可能在98至140克之间。如果他的饮食以面食和蔬菜为主,动物性蛋白摄入不足,这时候,适当补充蛋白粉可以作为膳食的“补丁”,帮助完成营养摄入。
但前提是,正餐已经安排得不错,只是有实际摄入不足的情况。蛋白粉不能替代正餐,也不能当作“万能健身法宝”。
老年人群、术后恢复期、慢性病患者,也可能需要额外补蛋白
除了运动人群,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在特定阶段也可能因为食欲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差或摄入不足,而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
比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肌少症)会逐渐加重。《中国老年人群营养健康指南(2021)》中提到,65岁以上人群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2~1.5克,高于普通成年人。
但现实是,很多老年人牙口不好、胃口差,肉类、豆制品吃得少,蛋白质摄入普遍偏低。此时,选择乳清蛋白粉、复合蛋白粉作为补充手段,有助于延缓肌肉流失、维持基础代谢和免疫力。
同样的,术后手术恢复期、慢性病人群(如肿瘤、肝病等),在医生指导下也可能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以帮助组织修复、维持身体功能。
但这类人群对蛋白质的种类、摄入量、摄入方式都有严格要求,一定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补充,不宜盲目跟风。
节食减肥人群不吃肉,却猛喝蛋白粉,反而容易出问题
很多人一减肥就一刀切:碳水不吃,油脂不要,肉类不碰,只靠生菜和高蛋白粉过日子。短期看体重是轻了,但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甚至导致月经紊乱、脱发、免疫力下降。
蛋白粉虽然是蛋白质浓缩来源,但它不含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无膳食多样性。长期依赖,不仅饮食单一,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2021)》指出,在年轻女性中,膳食结构畸形、极端减重行为逐年增加,其中不合理使用蛋白粉、代餐产品成为突出问题。
如果饮食结构已经不合理,再靠蛋白粉“单线作战”,只会把问题越拉越长。减脂不是靠削弱摄入,而是要平衡摄入结构。蛋白粉不能代替肉、蛋、奶、豆,更不能取代正餐。
蛋白粉不是“万能补剂”,也不能越多越好
很多人有个误解:蛋白粉越贵越好,吃得越多越快长肌肉。其实,蛋白质本身不是“储值型营养素”,吃多了也不会转化成肌肉,而是被身体分解,作为能量消耗或者转化为脂肪储存。
长期摄入过多蛋白质,尤其是在水分摄入不足、肾功能不佳的情况下,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增加尿钙排出,甚至影响骨代谢。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高蛋白饮食,蛋白粉也不是“多吃多壮”的捷径。
蛋白粉种类繁多,包括乳清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分离蛋白等。不同类型的蛋白粉吸收速度、氨基酸构成、适用人群都不同。如果没有明确的补充目的,随便买一桶来喝,很可能用错了方向还喝不出效果。
想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蛋白粉,先看你吃了什么、动了多少
蛋白粉是否需要,不是看广告、看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看你每天吃了什么、动了多少、身体有没有特殊情况。如果三餐正常,摄入种类丰富、运动量适中,又没有特殊疾病,那你多半不需要补充蛋白粉。
真正的营养补充,是建立在科学饮食基础上的“锦上添花”,不是“乱花钱式的心理安慰”。别让一勺白白的粉,喝成了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2]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中国运动营养指南(2021)[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 40(6): 523-534.[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老年人群营养健康指南(2021).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蛋白质粉适合什么人群吃?(蛋白粉人人都该吃医生提醒这几类人群才真正需要补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