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的“祛湿能手”蔬菜,结合季节与祛湿功效,优先推荐 冬瓜、赤小豆(药食同源,常作蔬菜搭配)、炒扁豆、马齿苋 这4种,不仅能吃走湿气,还能温和养脾胃,做法简单又家常。
一、4种祛湿蔬菜:作用+详细做法
1. 冬瓜:利水消肿“轻湿菜”
核心作用
- 冬瓜性凉味甘,含96%以上水分,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缓解湿气重引起的水肿、腹胀;
- 热量低且含丰富膳食纤维,不加重脾胃负担,还能帮助消化,改善湿气导致的“没胃口”。
推荐做法:冬瓜虾皮汤(清淡祛湿,鲜香味美)
1. 准备冬瓜200g(选带皮的,祛湿效果更好)、虾皮10g、葱花5g、姜片2片;
2. 冬瓜带皮洗净,切成1cm厚的薄片;虾皮用温水淘洗1遍,去除杂质;
3. 锅中放少许油,油热后下姜片爆香,放入冬瓜片翻炒1分钟,加500ml清水;
4. 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5分钟,至冬瓜变透明、软烂,放入虾皮再煮2分钟;
5. 加少许盐调味,关火撒葱花,无需额外加味精,虾皮的鲜味儿足够。
2. 赤小豆:健脾祛湿“黄金豆”
核心作用
- 赤小豆能健脾利湿,比红豆更侧重“祛湿”,可改善湿气重导致的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
- 含丰富B族维生素,搭配食材煮食,能补脾胃、强体力,避免祛湿时损伤正气。
推荐做法:赤小豆炒扁豆排骨汤(健脾祛湿双效)
1. 准备赤小豆30g(提前泡2小时)、炒扁豆20g(炒过的扁豆更温和,不胀气)、排骨200g、玉米1根;
2. 排骨冷水下锅,加1勺料酒、1片姜,煮沸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净;
3.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排骨、赤小豆、炒扁豆、玉米段(切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
4. 慢炖1.5小时,至排骨软烂、豆子开花,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汤鲜肉嫩,全家都能喝)。
3. 炒扁豆:温脾祛湿“稳当菜”
核心作用
- 生扁豆偏凉,炒制后性温,能健脾化湿,尤其适合脾胃虚寒又有湿气的人,缓解“吃点凉的就拉肚子”;
- 含丰富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增强脾胃功能,减少湿气反复堆积。
推荐做法:清炒扁豆(简单家常,保留原味)
1. 准备新鲜扁豆300g(选嫩的,去筋去蒂)、大蒜3瓣(切片)、干辣椒1个(可选,增香不辣);
2. 扁豆洗净,斜切成丝(更容易熟,避免中毒);锅中烧开水,加少许盐,放入扁豆丝焯水2分钟,捞出沥干;
3. 锅中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蒜片、干辣椒爆香,放入焯好的扁豆丝大火翻炒1分钟;
4. 加少许盐、1勺生抽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一定要炒熟,生扁豆含微量毒素)。
4. 马齿苋:清热祛湿“野菜王”
核心作用
- 马齿苋性寒,能清热利湿,尤其适合“湿热体质”,缓解湿气重引起的皮肤长痘、小便黄、肛门灼热;
- 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元素,能补充营养,还能辅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湿热导致的腹泻。
推荐做法:蒜蓉马齿苋(清爽解腻,祛湿不寒)
1. 准备新鲜马齿苋250g(去根去老茎)、大蒜4瓣(剁成泥)、香油1滴;
2. 马齿苋洗净,锅中烧开水,加少许油和盐,放入马齿苋焯水1分钟(变色即可,避免煮烂),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切段;
3. 碗中放入马齿苋,加蒜泥、少许盐、1勺生抽、半勺香醋、1滴香油,搅拌均匀即可(加蒜泥能中和寒性,更适合脾胃)。
二、祛湿小提醒
1. 祛湿蔬菜虽好,但脾胃虚寒、容易怕冷的人,吃冬瓜、马齿苋时可搭配生姜、大蒜,中和寒性;
2. 每周吃2-3次,搭配“清淡饮食”(少辣、少甜、少油),避免加重湿气;
3. 吃完祛湿蔬菜后,可适当散步10分钟,促进气血循环,让祛湿效果更好,坚持2周就能明显感觉脾胃变舒服,气色也更透亮。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脾胃湿热吃什么蔬菜(这4种蔬菜是祛湿能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